在目前資本主義運作下的商業社會,有很多對立的角色,例如:雇主-勞工,賣家-買家,房東-房客…等等。我們今天要特別來談談『房東-房客』這兩個特別的角色。你不一定要消費買東西,但你一定需要一個「窩」安身立命,有些人是自己買的,有些人是用租的,還有些人則是祖上積德繼承來的。不過,擁有房子並不代表你就是扮演房東的角色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
表面上,房東是把自己房屋出租給他人的人,而房客則是按月繳納房租的人。但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下,房東其實就是資本家,他用一大筆錢買了一棟房子,這棟房子就是他的生財工具,所以房東不需要出門工作,也沒有失去工作的風險,就可以直接按月接收房客用勞力付出的價值。至於房客則是付錢給房東的勞力付出者,因為他沒有創造出自己的生財工具,每個月都必須繳納租金給房東,不管經濟環境如何、自己的薪資怎樣,時間到了,房東就會要求你拿出一筆錢來繳房租。!
房客的宿命就是如此,一旦失業,生病,或受傷,就沒有了收入,但房東基本上不是慈濟的師兄師姐發心做慈善事業,每個月時間到了,你還是要乖乖繳房租給他。那麼,買了房子就可以從房客賺轉為房東嗎?No!表面上,一般薪水族認真工作,賣力加班,每個月領到了血汗錢再拿去繳銀行的房貸,說穿了你的房東只是換成了銀行,而且銀行還會從給你的貸款利率中賺取利息,有時候把本利攤還相加後,已經可以再買半棟房子了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若以房客的角度來買房子,你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房東(銀行),自己仍是無法作主。!
那薪水階級怎麼辦?難道一輩子無法翻身?答案是有希望的!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真實版的大富翁遊戲,大家都在地圖上<插旗>,地圖上的空地只會越來越少,而過路費則因為通貨膨脹以及物以稀為貴,價格越來越高。也許你的資本沒辦法像建商或壽險業者那樣圈地、養地,但累積了一定的小資本後,你還是可以插屬於自己的小旗,地段的選擇將是關鍵,黃金地段總是第一個漲,最後一個跌。試問,你看過有人玩大富翁遊戲沒買半塊土地最後獲勝的嗎?!
之前台北帝寶有一戶遭到法拍,法拍當天有一名投資客以高於法拍價格的百分之十得標,這個人就是有台北四大投資客之一的劉媽媽。劉媽媽早期是在西門町賣皮鞋起家,有一天她突然領悟,皮鞋賣得再好,收入都不會超過每個月來收租金的那個房東。於是二十年前,劉媽媽就跟幾個朋友合資了新台幣一億,開始當房地產的投資客,幾年前甚至用將近兩億的價格買下忠孝復興號稱店王的鑽石店面,每個月租金收入八十多萬,相當於現金年報酬率百分之五以上。!
這就是資本主義遊戲下厲害的勝利房東組,如果你還再想<買不如租>,<等到有一天房市崩盤>,那可能要好好再重新研究一下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了,何謂贏家?何謂輸家?再問一次,你看過有人玩大富翁遊戲沒買半塊土地最後獲勝的嗎?!
- 歡迎引用本文章,引用時請註明出處,此文章版權屬思維樂所有 -
- 投資。保值。了解貴金屬的最佳平台請找思維樂!-